• 首页/
  • 房产资讯/北跨是什么?西安北跨重要承载地,这里将加速融入主城区!
北跨是什么?西安北跨重要承载地,这里将加速融入主城区!

2023年03月10日 村长 阅读(780)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的破题之年。新年伊始,西安市推进“北跨”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大幕拉开。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实施“南控、北跨、西融、东拓、中优”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全面吹响了城市“北跨”发展的“集结号”。

北跨是什么?

 推进“北跨”发展,是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升城市能级的关键一招。


什么是“北跨”?

“北跨”,2018年在《大西安2050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首次提出:实施“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空间战略,实现跨渭河发展,打造渭河世界级滨水景观带,形成大西安发展的强劲驱动力。

 

大西安2050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2021年,省委、省政府印发的《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实施跨渭河发展战略”。《陕西省“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和《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构建“一核、两轴、多组团”的发展格局,打造七大产城融合、功能完备、交通便捷和生态宜居的都市圈功能组团,这七大组团全部在渭河以北和沿线区域。《西安市“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均提出实施“北跨”发展战略,推动形成渭河南北呼应、交通贯通成网、业态融合互补、渭河成为城中河的拥河发展模式,构建高质量的新发展格局。随着十四五规划纲要推进到中期,系统推进“北跨”,恰逢其时,势在必行。

为什么要“北跨”?

“系统推进城市‘北跨’,是西安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既是遵循城市‘拥河’发展传统的历史必然、是传统的接续,也是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西安担当。”西安通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国际化大都市蓝皮书主编、西安市科技创新智库专家李栋表示,从西周到秦汉再到大唐,拥河发展有着历史的延续。西安被确立为国家中心城市后,提出建设更高能级的国家中心城市,需要载体和空间,通过“北跨”服务大西安发展,践行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责任担当。


李栋表示,当前,西安渭河以南、城市的主城区,发展程度和开发强度已经接近极限,需要新的空间载体来支撑。渭北区域拥有良好的交通、土地、产业、人口条件,已经形成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产业集群,渭北工业大走廊初具雏形。随着“引汉济渭”工程和东庄水库等重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动工,根本上改变了渭北区域的水资源条件,能够支撑形成新的增长极。渭北区域作为西安实施“南控、北跨、西融、东拓、中优”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区域空间广阔,基础条件优越,是西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优化格局、提升能级的最大潜力空间,是践行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西安担当、功能责任的一个必然选择。


“北跨”战略的实施,对于拉大西安城市骨架,扩容城市经济增长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北跨”的发展也肩负着带动周边都市圈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的任务和使命。


经济总量是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目前,西安的GDP已经迈进万亿级大关,“北跨”区域将成为有效支撑西安下一个万亿级经济体量和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载体,将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综合能级提升和空间格局拓展带来新突破。


“北跨”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北跨”究竟是跨向哪里?从区域来看,“北跨”战略主要涉及高陵区、阎良区、临潼区、西咸新区直管区(秦汉新城、泾河新城、空港新城)等渭河北岸各板块,以及渭河以南相关区域。

区域发展,离不开高质量项目建设的支撑。2月15日上午,2023年西安市推进“北跨”发展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经开区隆重举行,此次集中开工项目150个,总投资1324.63亿元,年计划投资374.96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42个、服务业项目8个、城建及基础设施项目64个、生态环保项目5个、社会民生项目31个。项目产业占比高、科技含量足、带动能力强、基础配套全、社会效益好。北跨项目集中开工,正式吹响了西安北跨发展“冲锋号”。

目前,我市已制定《西安市推进“北跨”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西安市推进“北跨”发展空间规划纲要》等一系列实施方案,正在征求意见。到2025年——率先打造渭河南北和渭北区域东西向立体化、高质量交通网络,推动中心城区与渭北区域建立更加紧密的高效率通勤体系;打造“双中心”“北跨”科创走廊,建设成为创新引领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形成西安高质量发展新的区域增长极;形成以产城融合为导向,推动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复合,实现宜居宜业高标准高品质;推进区域一体化营商环境建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实现区域经济总量较2020年增长50%,将渭河两岸和渭北区域打造成为交通高效便捷、生态宜居宜业、功能配套齐全、充满创新活力的产城融合现代新城和新型城镇化的西安典范。


“北跨”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北跨’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城市整体向北发展的覆盖经济和社会全局的工程,强调的是系统性。包括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生态治理、文化勃兴以及对外开放,是一个立体全面的安排。”李栋表示。

实现西安“北跨”发展战略目标,重点将在“八个系统推进”上发力。


系统构建“北跨”发展空间新格局:

加快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坚持以人为核心、集约高效的发展理念,实施“东西牵引、重点突破、南北联动”发展行动,构筑更高效开放、更创新合作、更健康活力、更绿色安全的空间新格局,全面提升“北跨”区域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

系统构建“北跨”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开展产业链联动协作行动,构建大中小企业配套、产学研用协作、上下游企业共生的产业生态格局,提升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打造西安经济发展的新中心。

系统打造“北跨”科技创新中心:

落实“双中心”建设国家战略,发挥秦创原创新驱动引领作用,打造“北跨”科创走廊,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融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系统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和服务能力,完善航空门户枢纽功能,建立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保障“北跨”区域生产生活用水、用电需求,推广新型基础设施,提升产业、人口综合承载力。

系统推进区域开放合作发展:

做优开放通道、做好开放平台、做大开放载体,加强区域内各主体间开放合作,提升渭北地区的知名度、参与度和影响力,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系统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

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扎实办好教育、医疗、文体等民生实事,不断提升区域吸引力,增强人口吸纳能力,将渭北地区打造成为城市宜居新天地。

系统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推进乡村建设,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提升农业供给质量和水平,走出一条西安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

系统构建绿色循环发展方式:

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家园。

当下的西安,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成效,“双中心”获批建设,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西安的发展正在迈入更大的发展格局中。城市“北跨”发展战略号角已吹响,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北跨”将使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北跨”!打造万亿级工业大走廊,这些项目令人期待……

全年策划包装项目204个、总投资847亿元,体量质量均创历史新高;渭河临潼段水质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突破百家……2月24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数据,过去一年临潼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成绩拉满!这些数据的背后,不仅是临潼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和吸引力,也将转化为临潼全面融入“北跨”战略汹涌澎湃的生命力。

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南控、北跨、西融、东拓、中优”战略,全面吹响城市“北跨”发展“集结号”。“北跨”战略的实施,将让临潼与西安主城区融入度、关联性、契合度越来越高。作为全市“北跨”的重要承载地,临潼全区上下倍感振奋、倍添干劲。

“施工图”绘就,“集结号”吹响,临潼正以全新姿态全力以赴全面融入,抢抓“北跨”“东拓”发展战略机遇,加快推进“人文产城”融合发展,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能级提升贡献临潼力量。

过往皆序章 久久为功践行“北跨”

渭河是关中平原的母亲河,两岸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如今的渭河两岸,风光旖旎,与秦岭共同构筑了独具西安特色的“南山北水”城市格局,且已形成多个产业集群。伴随着路网的贯通和重点产业的不断落地,整个城北的生活及生态资源也在加速进阶。

临潼渭北总面积351平方公里,2020年常住人口为19.34万,地势平坦,要素集聚,具有发展现代大工业的天然优势,是陕西打造关中先进制造业的大走廊,是西安构建渭北先进制造业组团规划布局,建设渭北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的主承载区之一,也是临潼区打造关中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大都市近郊型特色现代农业先导区的承载地。

渭北新城秦王二路至秦汉大道渭河特大桥(简称“秦王二桥”)南北横跨渭河

近年来,在渭北区域临潼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4.81亿元,建成双向八车道的秦王一路、秦王二路、秦王一桥、秦王二桥以及渭水一路、渭水六路、渭水十二路等道路20余条,总里程37公里,基本形成“八纵十横两环”的区内交通网络。110kv变电站、天然气调压站、自来水厂、污水厂等城市配套设施已建成运营。

2020年9月,渭北中学建成招生;秦御佳苑安置区(一期)完成回迁;交大二附院渭北医院正在加快建设,其中制剂楼已投入使用;高标准完成道路及公园绿化128万平方米……这些交通、电网、水利、学校、住建、医院、生态重点项目的实施,均为渭北区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推进城市“北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同时,临潼区围绕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聚力产业发展,使出“临潼力量”,助力“北跨”区域成为有效支撑西安下一个万亿级经济体量的重要载体之一。

据统计,截至2022年末,渭北新城园区登记市场主体186家,建成投产企业89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家,高新技术企业33家,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55.43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86亿元;实际利用内资191.24亿元,实际引进外资1.3亿美元。

重点项目方面,临潼区已引进青岛啤酒、海尔虚实网等500强企业;依必安派特、新丰泰、伊思灵华泰、福贞制罐、易商仓储等外资(合资)企业;赛特金属、标准缝纫等行业龙头企业;美兰德新材料、益维普泰、交大思源、净朗园医疗等新型技术企业,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汽车部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格局。

未来皆可期  踔厉奋发融入“北跨”

2023年,临潼区将紧扣全省“三个年”活动和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以高质量项目为牵引,加快推进“人文产城”融合发展,坚定实施“开放办区”战略,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副中心、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在系统构建“北跨”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上,临潼区将聚力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样板区,放大“山、宫、城、寨、站、河”六位一体文化旅游核心区整体效应,提升以秦兵马俑为依托的“东翼”,加快建设以秦东陵为依托的“西翼”,构筑“一体两翼”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

在系统打造“北跨”科技创新中心上,临潼区将积极融入全市秦创原“一总两带”总格局,围绕重点项目做强“点”,立足产业链条做长“线”,构建产业生态做优“面”,坚持“构建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打造产业生态”思路,加大项目招引,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发展汽车电子和工业半导体、航空动力、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及新材料新能源等“5+1”产业,全力打造西安北跨渭河发展的重要支点、人文产城融合创新发展的先进典范。

在系统推进区域开放合作发展上,临潼区将不断加快新区、渭北新城、老城融合发展,持续深化与经开区等开发区合作,打造“人文产城”一体的渭北新城,建设关中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强力推进互联互通,临潼区将加强与省交控、中铁一局、陕建等大型企业的片区化整体合作,加快实施“四好农村路”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全力保障西安东三环至临潼公路等重点工程,加快芷渭路、骊渭路建设,打造内联外通交通网络体系。

在系统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上,临潼区将抓民生强保障,发展富民产业,支持就业创业,促进群众增收。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六大提升工程,全年打造20个示范村、139个重点村、67个清洁村。办好民生实事,建成秦汉九年制学校及区第二幼儿园等30个民生项目。

在系统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临潼区将聚力打造大都市近郊型特色现代农业先导区,推动石榴、蔬菜、奶畜等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将番茄种业智慧谷打造成全国种业一二三产融合集聚区。以渭北新城为主阵地,延链补链强链,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

大西安“北跨”利在长远,临潼区将站位全市大局,抢抓宝贵发展机遇,进一步完善渭北产业布局和空间发展布局,全力服务保障省市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加强与周边板块协同联动发展,加大渭北地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坚决答好“北跨”发展临潼答卷。

番茄种业智慧谷产业园项目  打造国内种子企业  三产融合发展样板区

“番茄种业智慧谷布局在家门口,我们是最大受益者,可以就近学到水果番茄种植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技术。”2月23日,临潼区雨金街道照渠村民贾新利高兴地说。

目前,总投资3.67亿元,年度投资2.85亿元的番茄种业智慧谷西优番茄制种示范园及沿途风貌提升项目,番茄育繁推中心智能化温室主体已建成,配套建设的苗床、加温、喷淋等生产设施已完成安装。综合楼的番茄产品展示厅、育种实验室、番茄博物馆等主体工程改造已完成,内部装修近期即将完成;展厅展示实物摆放,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安装,番茄主题博物馆的翻新改造也正在加速完工。

据了解,临潼区番茄种业智慧谷西优番茄制种示范园项目占地0.42万平方米,将新建4224平方米育繁推中心智能化温室1栋;围绕综合楼进行产业展示中心、实验室、博物馆及外立面提升改造;园区内路域环境提升;对西咸北环线新市高速出口、油高路、临阎路滩张十字等路段提升改造。

番茄种业智慧谷项目将打造国内种子企业研发经营聚集区、种业产业发展示范区、三产融合发展样板区。智慧谷发展按照“一核一心两区一轴”的“1121”发展模式布局定点。即:一核,依托西优番茄制种示范园,建设核心园区,打造技术创新引领核;一心,以栎阳街办朝邑村制种企业聚集区为重点,打造种企商业服务中心;两区,以雨金、新市、栎阳、徐杨4个街办为重点,建设万亩标准化种业基地和千亩番茄制种示范区,打造种业标准化生产区和番茄制种示范区;一轴,以关咸路两侧为重点,积极推进种业与旅游、文化、科技、教育等功能的整合,打造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轴。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6.15亿元,带动就业约4000人。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临潼校区(一期) 建成将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素养

2月26日,春光明媚。地处渭北新城的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临潼校区(一期)工地整洁干净,清洗后的车辆正有条不紊出入工地,场内大型机械正在忙碌作业,一辆辆工程车往来穿行,施工人员在各自岗位紧张地忙碌着。

据项目基地负责人介绍,目前项目部临建、场地平整、内部临时道路硬化已完成;综合教学楼A座、D座、E座、F座土方开挖、桩基施工、宿舍楼土方开挖已完成,目前正在进行桩基施工。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位于渭北新城远秦路以西,秦王一路以东,渭水一路以南,占地132亩,建筑面积15.43万平方米,总投资6.5亿元,年度投资3亿元,主要建设综合教学楼,建筑工程学院,宿舍楼等。

学校建成后,预计在校师生可达2万人,带动周边区域价值跃升;通过校企合作及订单式人才培养,可为临潼区产业发展提供急需人才;图书馆、体育场等文体设施的建成,将丰富周边群众的文体生活;学校建成后,随之而来的教育培训、文化、旅游、交通、商业等产业,将为加快临潼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赛特金属棒丝材及制品产业化项目部分生产车间结构封顶

建成可带动就业500人

“目前项目生产车间一和生产车间二钢结构已实现主体封顶,立面及屋面围护系统过半,锻造设备基础施工接近完工。”2月24日,在渭北新城赛特金属棒丝材及制品产业化项目基地,记者看到项目正进行生产车间室内外管网及围墙建设施工。

据了解,赛特金属棒丝材及制品产业化项目总投资额10.5亿元,年度投资3亿元,项目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稀有金属材料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材料产业中试研究平台、生产厂房、研发楼等。计划近期生产车间一和生产车间二屋面工程完成,锻造设备基础完成,室外管网工程完成80%,绿化工程完成50%。

西北有色院是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材料研究中心,连续多年位居有色行业转制科研院所第一名。布局临潼的西北有色院西安赛特高端稀有金属棒丝材及制品产业化项目,主要承担国防军工重大科研任务,解决国内军工紧固件用材“卡脖子”技术问题,主要生产高品质稀有金属棒丝材、板材精加工及制品等。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101亿元,年上缴税收约4.6亿元,带动就业约500人。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骆妍 | 图:受访单位提供丨编辑:千树丨校对:张立丨审核:韩东辰丨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买房者有效的交流平台
  • 文章138
  • 评论5
  • 浏览25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