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总面积144.18平方公里,建设用地36平方公里,分为机场核心区、国际航空物流枢纽、临空产业区、国际文化区、优美小镇和临空农业区五大板块。于2014年5月14日被中国民航局批复为西安国家航空城实验区,成为我国首个以发展航空城为定位的国家级临空经济区。
空港新城位于西咸新区西北部,北至泾河,南至福银高速,东接秦汉新城,西抵西咸新区边界,总面积141平方公里,现状人口7.86万人,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未来拓展的重点区域。
2014年1月6日,西咸新区获国务院批复成为国家级新区。
2014年5月14日获国家民航总局批复成为全国首个国家航空城实验区。
空港新城被中国民航局批复为西安国家航空城实验区,成为我国首个以发展航空城为定位的国家级临空经济区。
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外开放的国际门户
现代航空高端制造科研聚集区
临空现代服务业引领区
国际内陆型空港城市示范区
空港新城将成为中国未来空港经济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典范,建设成为高端产业集群化发展、人居环境适宜优美、城乡统筹和谐、基础设施完备均等、服务全国联通世界的城市特色功能区。
至规划期末2020年,人口规模控制为27万人,用地规模控制在36平方公里。
空间结构与总体布局规划
规划延续西咸新区总体规划的整体空间结构,在空港新城形成 “两片一核双环多点”的空间结构。通过泾河、北辰谷两条大型生态长廊,以及功能区间的生态廊道为分隔,形成“功能片区有机聚合、生态廊道穿插渗透”的田园城市总体空间形态,构筑生态化、点状化的空间布局体系。
(一)“两片”:集中建设片区和生态保育片区
以机场北面的北辰谷为分界线,规划范围分为两个片区。南面为环空港片区,进行城市开发和产业培育;北面为北部生态片区。
(二)“一核”:空港核心
以机场交通功能为核心,内部整合机场配套服务、后勤保障、物流等功能用地,大力发展航空客运、货运,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高效聚集。
空港新城规划
(三)“双环”:空港功能环、北部生态环
环绕空港形成城市功能集约发展的功能环带,整合主要的城市功能片区,通过环路的快捷联系,实现各功能区之间以及与机场核心的快捷联系。与空港功能环相衔接,在北部地区形成串联各田园小镇的生态环。
(四)“多点”:各城市功能区
结合“双环”,形成功能互补、紧密联系的城市功能区,包括综合保税区、空港国际商务居住区、大型会展休闲区、产业区、物流区、新丝路国际社区、北部生态区。
空港新城的产业发展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物流商贸、商务办公、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节能环保产业为主导的,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知识创新中心、高端制造业中心和区域吸引力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构筑内外畅达、集约高效、结构和谐、融入区域一体化、支撑新城建设和产城融合需求的综合客货运输体系,构建我国西北地区联通世界的重要枢纽门户。
(一)航空规划
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建设成为西北地区门户机场、全国性枢纽机场,成为“空中丝绸之路”的中转枢纽,同时强调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隙衔接和旅客零距离换乘。
航投大厦
(二)铁路规划
预留西安—银川方向高速铁路的通道和沿福银高速公路的铁路通道。
(三)公路规划
构建以3条高速(福银高速、机场高速、西咸北环线)、2条省道(S208、S105)为交通主动脉的对外公路网络。